|
-
7月5日,,《人質: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在上海華際·本義空間開幕,展出中央美術學院邱振中教授近50件新作,。邱振中為當代著名藝術家,、詩人、書法家,,1979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成為我國第一批書法研究生,。他在長達45年的研究與藝術創(chuàng)作中,不斷深入傳統(tǒng)和當代思想,不斷突破既有的創(chuàng)作模式,,在書法,、水墨、裝置,、雕塑等多種藝術門類中創(chuàng)作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
近年來,,纖維藝術在國際當代藝術領域持續(xù)升溫,已然成為不可忽視的創(chuàng)作焦點,。尤其在去年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上,,我作為參與者(中國館的聯合策展人),見證了眾多以纖維媒介為核心的藝術作品驚艷亮相——從裝置藝術到觀念表達,,纖維材質的多元性與表現力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讓人深切感受到這一藝術形式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事實上,,這種蓬勃態(tài)勢并非曇花一現,,而是經過多年積累與沉淀的必然趨勢。
-
房麗媛先前碩士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版畫專業(yè),,在版畫創(chuàng)作方面已卓有成績,。而近十年來,她在生活的波折境遇中深思生命的意義,,并將其寄托于個人新的繪畫語言探索和重塑自我的藝術世界里,。在全新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中,房麗媛宛如精心編織了某種復雜而精妙的多重關系與相遇圖譜,,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審視“相逢”這一生命核心動力的深邃窗口,。“相逢”二字,,看似簡單,卻容納了生命最樸素也最復雜的命題,,是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節(jié)點,,蘊含著無限的深意。
-
伴著濃濃的夏意,,江南此時的光影,、氣息與聲音交織成一種獨特的柔美與豐盈。6月28日晚,,浙江音樂學院申報獲批的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chuàng)作資助項目——民族管弦樂《頌·江南》在南京江蘇大劇院成功上演,,用音樂喚醒了人們心中對江南的記憶與想象,在將典雅細膩的江南文化送入南京的同時,也向世界傳遞了美妙中國的時代樂音,。
-
適逢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成立十周年,,作為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之一,2025年6月24日《2025藝術品市場趨勢報告》研討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順利舉辦,。
-
2025年6月28日上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海軍教授負責的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藝術人才培養(yǎng)資助項目《新發(fā)展語境下設計和管理人才培訓》開班儀式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教授,、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鄒游教授、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劉淼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蔡軍教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韓濤教授……
-
6月28日晚,,2025阿那亞戲劇節(jié)「未來戲劇SHOWCASE」頒獎禮及派對暨《BAZAAR ART時尚芭莎藝術》BAZAAR NEW ART年度派對,,在阿那亞海邊驛站紅房子舉行,為期四天的未來戲劇SHOWCASE正式落下帷幕,。6月25日至28日,,在蘇卡劇場和排練場,九部大膽,、先鋒的作品與五千余名阿那亞戲劇節(jié)的觀眾相遇,,帶給他們或奇妙、或欣喜,、或緊張的體驗,。他們在舞臺上看到的不止是戲劇,還有自己,,有對未知的好奇,、對瞬間的執(zhí)著、對永恒的向往和對未來戲劇的無窮想象,。
-
2025年6月28日上午10時,,由有邊空間BOUNDED SPEACE主辦,吉家窯協辦的「共工:吉家窯駐地藝術家陶瓷雕塑當代藝術展」于中國雕塑博物館正式開幕,。
-
2025年6月28日,,藝術家林于思個展《如是我聞》在北京798藝術區(qū)東京畫廊+BTAP開幕。據悉,,東京畫廊+BTAP于東京空間及北京空間兩地共同舉辦中國藝術家林于思個展《如是我聞》,。北京空間具體展期為2025年6月28日-8月30日。東京空間具體展期為2025年7月5日-8月9日,,這也將是林于思在日本的首次個展,。
-
北京,2025年6月28日—— 由中國民貿非遺中心主辦的「翦影流光・金紋新章—— 非遺鐵翦金工藝現代飾品特展」于6月28日在798藝術區(qū)正式啟幕。本次展覽深度融合鐵翦金非遺技藝與當代飾品設計,,匯聚百余件由巴赫工作室非遺傳承人何衛(wèi)東領銜創(chuàng)作的現代飾品,,通過手鐲、吊墜,、戒指等多元形態(tài),,展現傳統(tǒng)金屬工藝在當代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表達。
-
2025年6月28日至10月8日,,798CUBE 呈現英國先鋒藝術團體——宇宙萬物工作室(Universal Everything)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個展《未來的你:行走的進化》,。展覽匯集了Universal Everything 最具代表性的影像與互動作品,構建出一個融合科技,、身體與情感的沉浸式藝術現場,,邀請觀眾共同展開一場關于人類、技術與感知未來的想象之旅,。
-
2025年6月21日,,藝術家高一心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首次個展「長不大的青春期」正式開幕。本次展覽由有邊空間BOUNDED SPACE主辦,,Edith Han擔任策展人,。展覽題目「長不大的青春期」并非指向幼稚,而是一種對線性成長敘事的反思與抵抗——抵抗“成人世界”被規(guī)訓的穩(wěn)定與順從,,教條與規(guī)范,,并以一種“長不大”的姿態(tài)堅守情感的敏感性、想象力的豐富性,,以及保有脆弱的權利,。
-
宿利群的藝術作品,圍繞中國傳統(tǒng)陶瓷器物延展開來,。在觀賞把玩這些器物的過程中,,他贊嘆從中散發(fā)的美學趣味,推敲蘊藏其間的思想觀念和歷史信息,,并以當代人的視野和角度發(fā)現隱含的問題,,繼而將這些問題和當下的具體現象結合,形而上的反思和形而下的景象結合起來,。
-
當翻開書頁的沙沙聲與藝術裝置的光影交織,知識與美學的奇妙共振正在發(fā)生,!由首都圖書館主辦、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擔綱策劃的第二季北京城市圖書館“睿尋—表達”公共藝術展,,于2025年6月30日圓滿落下帷幕,。
-
在當代繪畫領域,水墨畫創(chuàng)新無疑是一個極為艱難的課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傳統(tǒng)水墨畫經過上千年發(fā)展沉淀,,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且成熟的審美體系。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眾的審美也在不斷改變。正所謂“筆墨當隨時代”,,在當代語境下,,水墨畫的創(chuàng)新不僅在于技法層面,還需要畫家在繪畫觀念上有所突破,。正是基于這種思考,,班舒陽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成功將西方現代繪畫構成與色彩表現等元素融入到水墨畫創(chuàng)作中,,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水墨畫的全新圖式,。
-
如莎士比亞的戲劇《仲夏夜之夢》中所說的一般,“真愛無坦途,�,!卞e綜迷離的愛情寓言在人世間時常上演,悲歡離合有如夢境,。6月21日,,時值夏至,「頌藝術中心」再度攜手融創(chuàng)壹號院,,共同出品當代藝術大展“仲夏夜之夢”,。
-
2025年6月15日,隨手的藝術·中國小件藝術作品展開幕及學術研討會在衢州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由衢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衢州市文化館(衢州美術館)、菏澤市美術館,、鶴壁市美術館,、鄭州彩虹盒子美術館共同承辦。在工業(yè)化和數字科技高度發(fā)達,、藝術創(chuàng)作趨向宏大化的時代背景下,,“隨手的藝術”展覽提出了一種反思與回歸。它旨在對抗冰冷的機器化,、商品化傾向以及當代藝術中追求“大”的潮流,。
-
6月18日下午,今日美術館與王式廓藝術基金會戰(zhàn)略合作簽署暨“今日王式廓藝術櫥窗”項目啟動開幕儀式于今日美術館隆重舉行,。今日美術館與王式廓藝術基金會的新一輪戰(zhàn)略合作,,立足于各自深厚的歷史積淀與對青年藝術持續(xù)關注的共同理念,,是中國當代藝術具有前瞻意義的生態(tài)共建實踐。
-
2025年6月20日,,武漢鵝社書店藝術館(青島路)欣喜推出群展《時間的針腳——嚴虹構像之外》,,呈現出兼具藝術、文化與社會視野的多維展覽,。參展的七十位創(chuàng)作者圍繞同一位女性嚴虹的面孔,,展開了豐富而有趣的視覺實驗。嚴虹筆名水果,,作為本次展覽的畫中人,,她有著多元化的身份,既是寫作者,、媒體人,、出版人,策展人,,也是一百幅藝術作品中的繆斯,。
-
石灣位於廣東佛山,自明代中葉起,就以精湛的製陶工藝蜚聲海內外。16世紀時,中原移民將先進的製陶技藝帶入石灣,與當地的廣東本土文化相互滲透,、融合,孕育出石灣陶塑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石灣陶塑的釉色斑斕多變,白、綠,、藍等釉色經典且常見,其獨創(chuàng)的石榴紅釉與仿鈞釉更是一絕,搭配古樸的器型,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嶺南文化的獨特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