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鄔建安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展“無妄”展開幕天道無常,宇宙萬物既有玄機“征兆”,,又有“無妄”而來,。2018年12月9日下午3時,藝術家鄔建安的最新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展“無妄”(Of the Infinite Mind)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和嘉德藝術中心共同主辦,,是兩座重量級公共文化和教育機構首次合作主辦的大型藝術展覽項目。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擔綱展覽的學術主持,聯合主辦機構萬營藝術空間藝術總監(jiān)鄭妍女士策展,。展覽以“無妄”為題,,旨在通過三個主題篇章,組織起鄔建安新近創(chuàng)作的7個系列100余件/組作品,,呈現他在藝術思辨與視覺創(chuàng)造方面的獨特路徑和最新成果,。
無妄,不期然而然的迷宮 正如范迪安教授所言,“鄔建安在思維上超越界限,,他思考了許多關于人類從哪里來,、又向何處去的形而上的、抽象的卻十分本質的問題,,通過超越具體的故事形態(tài)和手法,,來追尋那些漂浮在形之上的‘道’。另一方面,,他又十分具體,,利用多種材料和媒介來實現并展示他的奇思妙想,因此他的作品營造出一個神話所能延展的空間范圍,,從而引起我們具體的思考,,但更帶來關于未知或遠知世界的許多遐想,這正是他的藝術獨具魅力的地方,�,!蹦敲矗降资鞘裁戳钹w建安在藝術實踐中完成了其當代藝術的價值轉換和語言建構,,是源在靈光乍現的那一瞬間,?亦或是思考和實踐的沉淀?又或是某種冥冥之中無形的推力,?對于鄔建安創(chuàng)作方法的研究,,顯然不是某一種答案就能窺見其全貌,展覽通過對不同篇章和作品呈現方式的精心設計,,也正是希望為觀者打開認識鄔建安作品的多維視觀,,一步步,一層層,,“浸入”由他藝術創(chuàng)想營構的感知世界,。 本次展覽策展人,、聯合主辦機構——萬營藝術空間藝術總監(jiān)鄭妍女士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一入展廳的空間,,是展覽的第一個篇章“無妄,,不期然而然的迷宮”,,上百張刻有不同圖形的深色牛皮被一張張平行懸掛,,從頂到地,四處綿延,,撐滿了整個空間,,把“白盒子”徹底改造成幽深而充滿秩序感的素色“迷宮”——這是鄔建安《刀的影子—素色的面孔》系列作品�,!稇�(zhàn)國策·楚策四》云,,“世有無妄之禍,,又有無妄之福”,,“無妄”代表了某種意料之外,、“不期然而然”的狀態(tài)。如果說,,《刀的影子——素色的面孔》的創(chuàng)作和呈現方式,,體現也更加強化了藝術生產與接受過程中的“不可預估性”,那么在“牛皮迷宮”中悄然潛藏著的各種“珍寶”,,更為觀者帶來了無盡的不期而然的相逢,。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教授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在鄔建安用上百張圖騰般面孔建構的迷宮中,,《奇珍》:金色的“象首”,、五色“鹿”、金色的“虎”,,戴著金面具的“紅毛猩猩”,,還有頭尾對換的“豬”等等,無疑是最奪目的存在,。人與動物的關系是鄔建安創(chuàng)作的重要母題之一,,本次展覽中,這個主題也貫穿始終,。鄔建安用金箔包裹各種動物標本,,把它們藏在“迷宮”深處,冠以《奇珍》的名字,,在黑暗中乍現的閃著金光或通體炫彩的“動物”,,顯示出某種神圣、神秘,、高高在上的感覺,,它們是膜拜的對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超越人的存在,。 藝術家鄔建安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在幽暗的牛皮密林中,蟄伏在素色的巨幅《五百筆》旁邊的,,還有與《奇珍》同樣熠熠生輝的《白日夢的森林》,。這組黃銅雕鏤的樹狀雕塑給人造型流暢而富于動態(tài)的整體印象,,近觀,則會發(fā)現支撐整個圖形的是無數帶有象征意義的視覺語匯,�,!栋兹諌舻纳帧返脑褪青w建安在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嚴重時期創(chuàng)作的一批剪紙作品,黃銅材質和雕塑語言讓曾由脆弱的紙張承載的“精神解剖圖”,,成為空間中堅硬,、甚至帶有一定“危險感”的實體存在。觀者走進作品組構的空間場域,,也走進和共同參與了另一種迷離,、虛晃、詭譎卻又活生生的“真實”,。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勝中先生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觀無妄,,造物者的意想 穿出幽冪的迷宮,,觀者在狹長通道中被引入一個極度的“玄”空間,這里是展覽的第二個篇章“觀無妄,,造物者的意想”,。裝置作品《人造物》專為展覽空間量身打造,。在連通一層和二層展廳的10米挑空區(qū)域中央,鄔建安懸空鋪設了8.8x16米的墨色鏡面,,宣紙和黑色絨布圍起一方玄秘的幽暗空間�,!霸票薄ⅰ鞍唏R”,、“角馬”、“馬鹿”,、“老虎”,、“禿鷲”,、“孔雀”和若干“飛鳥”,以及其他同樣使用人造標本材料做成的擬態(tài)的雕塑,,以不同的姿態(tài)浮游在墨色的鏡池上方,,整個空間像是充滿戲劇性的神話劇場,。 主辦機構代表,、嘉德投資控股董事總裁兼CEO,、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先生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在《象辭》中,,“無妄卦”被解釋為:天宇之下,,春雷滾動,萬物萌發(fā),,這是毫無妄誕的真相。天地生萬物,,自然界中無論生存,、繁衍還是消亡,,事物都有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萬物的枯榮,天地的運轉,,既有石破天驚的轟轟烈烈,又有春風化雨的潤物無聲,,《人造物》嘗試制造的正是這種有關生命運轉的意象。 主持人、生活方式研究者曹滌非先生主持展覽開幕式 另外,,如果說在“素色的迷宮”中,,動物還處在一種超然于世的神圣位置,,那么《人造物》則表現了人與動物關系的另一種狀態(tài)——后者已成為可以被人類擬態(tài),、仿真的對象。仿造自然的行為本身可能是非自然的,,即包含了向神話和宗教故事中的“造物主”看齊甚至挑戰(zhàn)的欲望,。但當時間的流逝和肉體的腐壞被奇跡般的阻止,,倒置的現實在虛影中被糾正,原本“真實”和“虛妄”的定義還那么堅實嗎,?又或者說,虛妄是否也是一種真實,? 正如策展人鄭妍所說,鄔建安的藝術作品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給觀者呈現什么樣的視覺感受,,以及提供什么樣的視角來理解傳統(tǒng)和當代的關系,對于觀者而言,,更為有意義的則是通過理解鄔建安的這種表達方式和精神內涵,,抵達另外一片未知的神秘世界,。
鄔建安為嘉賓導覽 無妄至誠,,人造征兆的乍現 腳步移轉間,觀者進入到一個光怪陸離的“炫”彩幻境,。在觀看方式上,“迷宮”給出的是相對狹窄的空間和規(guī)定的觀看路線,,“造物”板塊設計以靜觀的方式與作品隔空對望,第三個篇章則如《莊子·在宥》原文所描述的,,“游者鞅掌,,以觀無妄�,!薄^者在展廳中可以任意規(guī)劃線路,換著角度觀看作品,,隨心所欲,自在游觀,,透過形與色的紛攘,,體察萬物之真。 范迪安教授等嘉賓與藝術家在展覽現場 在這方色彩明麗的空間,,《五百筆》不再是黑白灰三色,,而是多種色彩的交織與碰撞。題目來自古代印度“五百羅漢堂”的《五百筆》,,經過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越后妻有大地藝術三年展上的展示,,儼然成為鄔建安創(chuàng)作序列中一個新的標志。敏感的宣紙和靈動的水與墨,,透現著每個留下筆畫的人一瞬間的情緒顫動,,作品是唯有眾多人參與才能形成的飽滿的情緒聚合。 嘉賓在展覽現場,左起:崔東暉,、譚平、劉商英,、鄔建安,、周宇舫,、白曉剛 有趣的是,,《五百筆》還有一個“無敗筆”的諧音:鄔建安用剪紙來拼貼水墨,在它們“合作”的全新的畫面關系中,,一個中國古代書畫系統(tǒng)中的“敗筆”,或許會成為畫面中最引人矚目的“明星”,。在這個意義上,,《五百筆》在形式與色彩的劇場之中,更包裹著真實的人性與社會現實:在群體關系的變化中,,個體的價值與身份會發(fā)生顛覆性的改變,。 嘉賓在展覽現場,,左起:袁佐,、呂勝中、鄔建安,、茅為清 《獸筆》是人與動物關系母題在展廳中的第三次出現,,與前面兩組作品一起,共同完成有關人與動物關系的三段式敘述,。這一次,,鄔建安用標本材料互做畫筆與畫布,攪動起數十公斤的顏料相互涂繪,,它們因這種動作而粘接,如同古代文獻中記述的造型奇詭,、預兆未來的“征兆”神獸。在鄔建安的認識中,,“筆和顏料是有著強烈人類行為烙印的東西,。不同動物的結合最初直觀的可能只是莫名的‘怪物’,,不斷被演繹后就成為文獻中記載的征兆,。換句話說,,征兆是人的選擇,,也是人的創(chuàng)造。”今天,,很多技術真的可以造出如傳說中一樣的“征兆”,,讓它們變成物質世界中的實在。這無疑是最令人興奮而刺激的“征兆”,,卻也如“無妄”一般禍福未知。 嘉賓在展覽現場,,左起:張國龍、譚平,、呂勝中、鄔建安,、鄭妍、潘晴,、金日龍 同“色彩”一樣,,“筆”也是展覽第三個篇章的核心元素:《五百筆》以筆畫為媒介,顯現和匯聚人們的意識,;《獸筆》勾畫的是人們掌控命運,、駕馭未來的欲望,;而在《面具》系列中,,種種切口不再(僅僅)記錄潛意識的暴力破壞,而是以刀為筆的圖像經營,。 當鄔建安在紙上設計這些牛皮的切口時,,發(fā)現整張牛皮越來越顯現出瑪雅、邁錫尼等古老文明才有的圖形,。用鄔建安的話來說:“我原本并沒有想過要去繪制某種神秘古老的面孔造型,,想的全是牛皮切開后的樣子。這些圖像更像是一場偶遇或者說命中注定,,而非預期、設計、追蹤或尋覓到的,。也許我們與上古文明根本就血脈相連,生長在一起,,只是我們自己并不知道,,自以為與他們相差千萬年的光陰�,!苯浻蓛刃牡闹敢M入到忘我狀態(tài)中,,或者說是無妄的狀態(tài),似乎是穿越時光的“心靈之眼”,,在炫目的色彩和光影里,,與記憶以外的自己重逢,。 《白日夢的森林》(局部)鄔建安 鋼板激光鏤刻 每件約280x100x100cm 2016-2017 在西文中,“infinite”(無限)指無法被明確定義的,、超越時間和空間,、突破邊界限制的類似于“無形”的存在,,展覽的英文標題“Of the Infinite Mind”既對應“無妄”的含義,,又突出鄔建安善于綜合,、打亂、跨界,、超越的創(chuàng)作理路。超越常規(guī),,不期而得,,正是藝術最有魔力的地方,。 在策展人鄭妍的構想中,,鄔建安在理性世界中所積累和梳理的知識以及視覺形象,,疊加并發(fā)酵,,他所表現出的是一種“超自發(fā)”狀態(tài)的創(chuàng)作。也許這正是藝術家在無意識下打開的一條通往遠古世界的精神通路,,這條通路會經由一些神秘的儀式感,,以可被感知的精神力量傳送到多維度的時空中,。當這種儀式感以闖入的方式連接了遠古,、現在到未來的平行世界,讓不同時空的靈魂達成了某種心意相通,。盡管這種闖入讓人有點措手不及和不可控制,,但卻猶如神秘世界的召喚,,吸引我們跟隨鄔建安一起,,體驗一場近乎于道的心靈發(fā)現之旅,。
據悉,,本次展覽“無妄”將持續(xù)至2019年1月5日。 第一篇章 無妄,,不期然而然的迷宮
《白日夢的森林》(局部)鄔建安 鋼板激光鏤刻 每件約280x100x100cm 2016-2017 《刀的影子-素色的面孔》 鄔建安 水牛皮 每件約200x10x220cm,約150件 2018 《刀的影子-素色的面孔》 鄔建安 水牛皮 每件約200x10x220cm,,約150件 2018 《刀的影子-素色的面孔》 鄔建安 水牛皮 每件約200x10x220cm,,約150件 2018 《刀的影子-素色的面孔》密林中的《奇珍-五色鹿》 第二篇章-觀無妄,,造物者的意想 《人造物》(局部) 鄔建安 動物標本,,泡沫模型,,金箔,紙黏土,,鏡面膜 尺寸可變 2018 《人造物》(局部) 鄔建安 動物標本,,泡沫模型,金箔,,紙黏土,,鏡面膜 尺寸可變 2018 《人造物》鄔建安 動物標本,,泡沫模型,,金箔,紙黏土,,鏡面膜 尺寸可變 2018 第三篇章-無妄至誠,,人造征兆的乍現 《面具》 (局部)鄔建安 水牛皮,烤漆,,丙烯 每件約 260x10x280cm,,2018 《面具》 鄔建安 水牛皮,烤漆,,丙烯 每件約 260x10x280cm,,2018 《面具》 鄔建安 水牛皮,烤漆,,丙烯 每件約 260x10x280cm,,2018 《面具》與《五百筆》 展覽現場 展覽信息 “無妄” 鄔建安作品 展覽時間:2018年12月9日—2019年1月5日 展覽地點:嘉德藝術中心,二層展廳 北京東城區(qū)王府井大街1號 展覽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 00-下午6: 00 2019年1月5日上午10: 00-下午5: 00
學術主持:范迪安 策展人:鄭妍
主辦機構:中央美術學院 嘉德藝術中心 聯合主辦:萬營藝術空間 承辦機構: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 協辦機構(排名不分先后):造仕藝術 鳳凰畫材集團 廣州市三信紅日照明有限公司 特別支持:前波畫廊 |